跳转到内容

股票交易基础知识(三)

股票学习笔记(三) - 上证指数

Section titled “股票学习笔记(三) - 上证指数”
  • 全称: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
  • 作用:反映上海股市整体走势的”体温计”
  • 发布时间:1991年7月15日
  • 基准设定: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,指数100点
  • 1991年:最初只有综合指数
  • 1992年2月:增设A股指数、B股指数
  • 1993年6月:增设行业分类指数(工业、商业、地产、公用事业、综合业)
今天指数 = (今天所有股票总价值 ÷ 基准日股票总价值) × 100
股票总价值 = Σ(股票价格 × 发行股数)

假设股市有3只股票:

  • 基准日总价值:3000元,指数100点
  • 今天总价值:4200元
  • 计算结果:(4200 ÷ 3000) × 100 = 140点(涨幅40%)
  1. 新股上市:第二天开始计入指数
  2. 股票摘牌:从指数中剔除
  3. 股本变动:送股、配股、减资等
  4. 撤权复权:暂停/恢复计入指数
  5. 汇率变动:影响B股计算
修正公式:
当日市价总值 ÷ 原除数 = (当日市价总值 + 新股价值) ÷ 修正后除数

目的:保持指数连续性,避免因新股上市造成指数跳跃

  • 不修正指数:让指数自然回落
  • 原因:真实反映投资者实际收益
  • 实时逐笔计算:每笔交易后重新计算一次

  • 价格确定原则:

    • 有交易:使用最新成交价
    • 无交易:使用前日收盘价
  • 集合竞价:9:15-9:25收集所有买卖订单
  • 开盘价:能成交最多股票的价格
  • 开高原因:隔夜利好消息、投资者情绪变化、市场预期改变

下次学习重点:深入研究K线图形分析和具体的技术指标应用。